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包頭鋼材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。
從我國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,未來30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也為包頭鋼材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。傳統建筑生產效率低,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,對經濟發展產生較大負面影響。因此,在新一輪建設中,節能省地的綠色鋼結構建筑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。據有關機構預測,到2022年,我國住宅鋼結構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0億元,發展前景值得期待。
近年來,與磚混結構相比,鋼結構建筑在環保、節能、高效、工廠化生產等方面具有優勢,鋼結構建筑的標志性建筑不斷出現。例如,位于北京結構價格位于北京國家游泳中心(水立方)、上海浦東金茂大廈(421米)、深圳地王大廈(325米)等。因此,一些行業專家認為,21世紀是金屬結構時代,鋼結構可能成為新建筑時代的主流。
此前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《建筑業現代化發展綱要》提出,到2020年,預制建筑占新建筑的20%以上,到2025年,預制建筑占新建筑的50%以上。鋼結構建筑作為綠色建筑的應用結構,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。但作為世界上建筑量大、鋼產量大的國家,鋼結構建筑的應用水平明顯滯后。目前,國內鋼結構建筑占建筑市場的比例不到10%。從我國政策導向和鋼結構行業應用現狀來看,包頭鋼材建筑在我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
*免責聲明: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